返回

宣穆皇后(三国)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分节阅读8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如此简单。

    按照张承最后的意思,张氏祖上的产业佃户是不可动的须交给承嗣代代相传,这是张氏族系的命脉所在。

    所能分给诸子诸孙的也只有老爷子自己的私房,虽然也算可观,但基数大,诸子孙分下来就少了。

    要靠这份遗产发家致富那真是痴心妄想了,所以大家还得依附在宗族内跟着族长混。

    在老人家的私产里分得最多的毫无意外是宠妾糜氏所生的幼子张岩,长孙与其他庶子们也各有分到田产,但却必属张岩所得的最多。

    又把自己的妾放归了自由身,生育过的由其子女奉养,未生育过的给了身契,让她们归家。

    名声上听着是慈和,好过把人发卖了,但事实上这些老太爷的妾侍业已不年轻了,年轻的也如糜氏的年纪,在这时代都可做祖母。

    发卖了她们还要为真难找有东家会要,这些做妾的女子平日并不干重活,也没个手艺会伺候人,姿色也早不在了,发卖她们还算是“包分配工作”了。

    放她们自由身名声上虽然好听,但这把年纪了,又无子女又无积蓄,这些人的养老就成了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当然旧那个时代而言,也没有任何的劳动法妇女保护婚姻法之类的法律,就算有又让政府如何人文主义地去关怀,“保障”婚姻内x服务妇女在丈夫死后的权益。

    妾这种尴尬的封建生物,哪怕是处在她所存在的时代本身,结局也难有光明的。

    勿说这些,倒是在老爷子死前遗命把原配留下的嫁妆全赠与曾孙女时,大家才反应过来,老爷子绝对不是因为疼爱这个小女娃,不过是为了安抚长孙没能由亲生子继承家业的不满罢了。

    这个人情做的也是现成的。

    父亲的产业向来是要分给诸子女的,而原配夫人的产业却多只由亲生子继承,甚至在有些地方的规矩,分家产也是削弱家庭的无奈举动,多有嫡长子继承父业,其余嫡子们平分母亲嫁妆的习俗。

    原配夫人死时,她的两个亲生儿子也早死多时,嫁妆产业多由丈夫看管。

    张承还算是个重规矩的人,哪怕晚年极宠小妾糜氏,起居侍疾都是由她照看的,到底没发话说“为方便照看你就搬到我主屋来住”的话。

    主母的居室里箱子一抬抬封存的好好的,如今她的亲生儿子都死了,则只有张汪是与其有血缘的嫡孙。

    等祖父死后,张汪夫妇俩搬到主屋居住。夫人山氏让人打扫过了祖婆婆的居室后住入,清点过后对

分节阅读8(1/5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