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四五个多小时的颠簸,我们终于到达了古交,又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才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马兰镇七佛沟村。这一段路虽然看起来不远,但汽车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坡中蜿蜒前进,既提不上速度,又浪费了路程,黄土高原有句俗语“隔着沟可以对话,握个手要走半天”。
长时间的颠簸,让老潘产生了晕车反应,刚下汽车,便扶着路旁的一颗酸枣树哇哇的吐了起来,一边吐还一边问年丽芳“丽芳,你外甥怎么找了这么一个地方结婚?这到老远的来趟多不容易。”年丽芳听言,看着还在不停吐着的老潘笑到:“你懂个甚哩,俺那小妹的夫家就是这个地方,你说俺那外甥不得在这儿结婚吗?”耗子坐了大半天的汽车了,到现在一点东西没有吃,早已饿的心慌意乱,见老潘和年丽芳还在那侃,于是催促到:“咱别在这路边瞎站着了,赶紧到你那外甥家,先弄点东西吃吃,这都饿了大半天了,再不吃点东西,估计要饿的站不起来了。你那外甥这两天不是要结婚吗?估计家里会准备不少好东西,我听说山西的臊子面非常出名,到时候先给我来两碗臊子面尝尝。”于是我们四人提溜着东西,往村里走去。
黄土高原外形粗犷、豪迈,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,又让我发现了它细腻、柔和的一面。由于植被稀少,收入眼帘的基本是一片土黄,但正是那偶尔的一点绿色,一丛柠条,一株沙枣,都在这土黄的世界里形成鲜明的对比,翠绿鲜艳,惹人喜欢。
我们沿着村中间的一条土路来到了年丽芳妹妹家,隔着老远便发现门前张灯结彩,门口挂上了两个红彤彤的打灯笼,门前的土墙上也贴着两张大红纸,上面重重的写着“喜”字。年丽芳的妹妹叫年丽娟,她家便是黄土高原传统的民居——窑洞。说是传统民居,其实并无我们脑海中的破旧、简陋,窑洞的外墙上砌了一层方砖,既起到了装饰作用,又可以坚固黄土,防止坍塌。窑洞的旁边又用砖瓦搭了两件较小的屋子,看着里面贴着瓷砖,估计是做饭的厨房,旁边拴着一条黑狗,见我们进到院内,也不出声,只是站起来警惕的注视着我们。
此时厨房的烟囱里正往上冒着烟,看来是在准备明日婚宴的吃食,我们都已饿坏,吻着空气中从厨房里传出的阵阵香味,更觉腹中饥渴难耐。年丽芳招呼出妹妹和男主人来热情的招待了我们。一人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,吃的我们额头直冒汗,那碗是地道的晋中海碗,差不多和一只小脸盆一样大,只一碗就将我们的肚皮撑得滚圆。
吃完面耗子又吸溜了两口臊子汤,摸着隆起的肚
第十二章 晋中婚礼1(1/4)